考試

經驗取向家族治療-考題整理

  1. (D)有關S-EFT治療的幾個變項敘述,何者不正確?

(A)  產生一套「人際模組」:家庭中的目標個案被家庭這個單為取代,所有家庭成員都被視為同樣感到焦慮。

(B)  創造一個超系統:這個「整體」組成一個「超系統」,在此系統中,治療師會尋求加入,但並非完全成為家庭的一部分。

(C)  刺激一個象徵性的脈絡:治療師給予象徵性內容的刺激。

(D)  創造非象徵性的經驗:放大家庭成員的預設角色。

 

   2.(D)有關S-EFT治療的建立目標,何者正確?

(A)S-EFT治療的使命是在幫助三代的家庭同時維持親密感、健康的分離和自主感。

(B)家庭成員被鼓勵去探索交換家庭角色。

(C)這種交換機會,家庭成員可以自我檢視,並以個案和家庭的身份成長。

(D)以上皆是。

 

   3.(D)有關S-EFT治療的建立目標,何者正確?

(A)堅持家庭要將所有成員召集一起出現,認為家庭是一體的,以及案主是整個家庭的信念。

(B)治療師不採取安撫或安慰的態度,而已直率表達和勇於冒險的精神來鬆動根深蒂固的家庭模式。

(C)提高家庭的焦慮,可以強迫家庭成員為他們所創造的生活模式負起更多責任。

(D)以上皆是

 

   4.(D)下列何者為經驗取向的家族治療師常用的詞彙?

(A)解離

(B)接收

(C)死亡

(D)此時此刻

 

5.(D)有關家族治療的階段性,何者正確?

(A)前期或接觸期:整個核心家庭並不需要都全程參與。

(B)中期:治療師與家庭接觸增加,治療師盡可能要去被家庭系統所影響。

(C)晚期:家庭必須要有較高的彈性,治療師提供更多的協助。

(D)分離期:治療師和家庭告別。最後階段,家庭運用愈來愈多本身所擁有的資源,並且為其生活方式承擔較多的責任。

 

6.(B)下列何種家族治療取向,參與者被迫面對面的對話,並強調家庭成員自我揭露、真實的互動?

(A)多世代家族治療

(B)經驗取向家族治療

(C)結構家族治療

(D)策略家族治療

 

7.(C)根據Satir所提出的家庭角色與溝通風格,請判斷對話中的孩子是何種溝通風格?

母親:這是學校的問題啊!他們甚麼東西都沒教。

父親:就是因為你這樣教她,所以她跟你是一模一樣!

孩子:我會更用功讀書,爹地,你完全正確。我明天就不再看電視,我會去圖書館讀書。

(A)超理智型

(B)打岔型

(C)討好型

(D)指責型

 

8. (A)「此方法用以指引案主移除源自原生家庭的失功能模式,成員藉由重演他們家庭多世代的戲劇性事件,有機會重申他們的根源,以改變根深蒂固的知覺、情感和信念」。請判斷這個治療方法為哪一位學者所提出?

(A) Satir

(B) Bowen

(C) Whitaker

(D) Haley

 

9.(C)薩提爾家庭治療學派的工作目標,持此派主張者會贊許下列何種家庭溝通的型式?
(A)討好型
(B)打岔型
(C)表裡一致型
(D)超理智型

 

10.(D)情緒焦點治療的改變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,請排出正確順序?

(1)創造一個促進開放的回應與更多安全連結的新姿態與互動模式

(2)鞏固/整合

(3)直接表達情緒

(4)負向循環降級和穩定

(A)231
(B)321
(C)421
(D)412

敘事治療考題整理

107103068 社工五 傅千晏

  1. (C)敘事治療相信「問題才是問題,人和關係不是問題」,實務上將此信念實踐的技術是:
    (A)例外式問句
    (B)回饋小組
    (C)外化式的對話
    (D)重寫故事的對話
  2. (B)透過解構的過程,邀請當事人看到平日在主流論述下看不到的地方性知識,進而開始去尊重、欣賞自己、經歷自己生命的力量,體會自己的難得與可貴。這是那一個治療取向的目標?
    (A)焦點解決短期治療(Solution-Focused Brief Therapy)
    (B)敘事治療法(Narrative Therapy)
    (C)存在心理治療(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)
    (D)完形治療法(Gestalt Therapy)
  3. (A)「你是否想像過未來某一天你能夠打敗『小刺刺』,並且讓自己輕鬆自在的跟人談論你的工作?想像中那是什麼景象或感覺?」這是敘事治療(narrative therapy)中的什麼問句?
    (A)獨特結果問句(unique outcome questions)
    (B)量尺問句(scaling questions)
    (C)循環傳播問句(circulation questions)
    (D)關係導向問句(relationship oriented questions)
  4. (B)美美被醫師診斷為憂鬱症,她對自己的低落情緒以及生活秩序都覺得難以掌控,求助諮商師,跟諮商師一直抱怨生活上的困擾。下列那種反應最能代表「敘事治療取向」的典型反應?
    (A)「妳什麼時候特別容易覺得沮喪?」
    (B)「如果要請妳對這種讓妳生活失控的情形取個名字,妳會怎麼稱呼它?」 
    (C)「如果要妳為現在這種失控的生活打分數,妳會給它幾分?」
    (D)「什麼時候開始,妳覺得生活難以掌控?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?」
  5. (A)當事人說:「我快受不了自己,為什麼以前我都可以承受的壓力,現在卻把生活搞得亂成一團?」,敘事治療師最不可能的回應是: 
    (A) 「你對你自己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感到很失望嗎?」 
    (B) 「你說你以前比較可以承受壓力,那時你做了什麼?」 
    (C) 「壓力對你說了什麼?壓力對你說這些的目的是什麼?」 
    (D)「你要不要多說說以前有壓力但生活卻沒這麼混亂的經驗?」
  6. (D)除問題的外化與反例的提問之外,敘事治療十分重視「活出自己的故事」此一概念。所謂的「活出自己的故事」,以下那一個說法才是正確的? 
    (A)個人是單一的,無法成為一個敘事系統 
    (B)活出自己的故事,只是用來作為隱喻,不會是真實現象 
    (C)生活意義的建構要以對話形式進行,不能獨自進行 
    (D)活出自己的故事,並不只是一種隱喻,而是真實的現象
  7. (B)下列關於敘事治療的治療歷程敘述,何者正確? 
    (A)經常透過問句去發現當事人故事中的問題真相 
    (B)強調語言在故事敘說過程中展現的意義 
    (C)對人持正向觀點,因此會主動告訴當事人他的優點 
    (D)治療目標在發現舊故事的深層意涵
  8. (A)關於敘事治療法(narrative therapy)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 
    (A)主要技術之一在於協助當事人改寫其生命故事,以強化其生命強度
    (B)主要代表人物是Michael White 及Steve deShazer 
    (C)強調社會環境因素是造成當事人困擾的主因 
    (D)White 藉由回饋小組(the reflecting team)增加當事人解讀現象的角度
  9. (B)為了要幫助案主減少受到來自社會環境標籤化的眼光,敘事治療(narrative therapy)的諮商者會先:
    (A)告訴案主不必過於認同社會的眼光
    (B)使案主把自己和問題分開
    (C)使案主了解自己是社會環境下的犧牲者
    (D)使案主覺察自我的內在需求,減少對於社會環境的依賴
  10. (C)下列何者是對敘事治療中「問題外化」的正確描述?
    (A)指的是將問題做外在歸因,使當事人不至於過度自責
    (B)指的是將問題做誇大性的描述,使當事人明顯感受到它對自己的影響
    (C)將當事人與其問題分開,讓當事人可以面對問題,而當事人本身並不是問題
    (D)將影響問題的外在元素做探討,以解決問題對當事人的影響

 

結構取向家族治療考題整理

1.以下哪個組合為結構取向家族治療方法之次序。(1)加入和調適(2)監控家庭失功能模組(3)家庭互動的衡鑑(4)重建互動模式
A.1234。
B.1324。
C.1432。
D.4213。

2.在加入和調適此步驟中,以下哪個選項不是方法之一
A.像是遠房親戚一樣的加入談話,探索家庭互動模式。
B.描述自己觀察到家庭成員之正向特質。
C.在父母打斷小孩說話時立刻阻止,讓他們意識到問題。
D.描述自己觀察到家庭成員之負向特質。

3.以下何者為家庭互動衡鑑中圖示之正確用法,M箭頭/N括號/P兩條線中間被隔開
A.M衝突;N聯盟;P迂迴轉向
B.M聯盟;N衝突;P迂迴轉向
C.M迂迴轉向;N衝突;P聯盟
D.M迂迴轉向;N聯盟;P衝突

4.何者不是家庭中可能出現之次系統
A.親子次系統
B.婆媳次系統
C.姑嫂次系統
D.以上皆有可能

5.以下針對監控家庭失功能模組治療方法的敘述何者有誤?
A.以跟隨來引導-採用家庭成員間溝通之象徵,如生活事件、價值觀等,運用在對談中。
B.重演-治療師設定回家作業讓家庭成員重演衝突事件。
C.設定界線-觀察較為黏結之次系統,並以談話、座位等方式為次系統成員設定界線。
D.去平衡-打亂家中原先的恆定狀態,採取行動改變模式。

6.(D)關於家庭結構的描述和者有誤?

A.組成家庭成員的互動模式

B.代表家庭為執行重要功能所發展出的操作規則

C.是一組無形的功能性要求或規則

D.每個家庭之家庭結構都相同

7.(D)Salvador Minuchin說明結構理論的主要決定因素為

A.家庭系統的整體性

B.家庭階層組織的影響

C.次喜統間相互依存的功能

D.以上皆是

8.(C)何者不是結構取向家族治療所使用的治療方式

A.重演

B.繪製家庭的地圖

C.治療信函

D.重新框視

9.(A)下列對於家庭失功能的描述何者有誤?

A.家庭能有彈性的面對困難

B.家庭在面對困難時,界線與互動模式的僵化程度會提高

C.黏結的家庭

D.疏離的家庭

10.(C)過於黏結的家庭不會有哪些特徵?

A.家庭成員彼此界線模糊

B.較常見於身心症的家庭中

C.家庭成員間的人際距離遙遠

D.過於強調家庭的融合力

 

 

心理動力取向考題整理:

1.折衷主義vs整合型理論的差異:

-折衷主義:在與個案工作時,每個階段都根據個案的狀況和治療師的經驗判斷,從多種理論中選擇當下最適合的概念或介入方式。

-整合型理論:呼籲結合理論,統合出更高階的理論模式,跨越界線和介入技巧。

折衷主義與整合型理論是相關但不可 互換的概念。

 

2.心理動力取向模式強調「洞察」、「動機」、「潛意識衝突」

 

3.一個紮實的理論應該要具備的要素:

-全面性(適用各種家庭&情況嗎?)

-簡約的(是否用最少的假設去解釋現象?)

-可被驗證的

-精準的(可以清楚的定義出概念?)

-實證效度的

-激勵性(可以激發反應 &進一步研究嗎?)

 

4.心理動力取向大師重點整理:

「佛洛依德」

-為兒童性心理發展和防衛機制的使用做很詳盡的闡述(Little Hans 害怕馬的案例)

-認為「家庭提供了引發神經質恐懼和焦慮的早期環境或脈絡」

-強調解決個體內心的衝突,而非重建家庭內人際或互動現象

「阿德勒」

-強調社會因素的重要性,反對Freud的「趨力理論」,透過阿德勒學派治療技術(家庭星座、早期回憶…)促進個體和家庭「整體」的改變

「蘇利文」

-強調「人際關係」,關注個體、家人和他人的人際關係,認為「在重複的人際情境中相對持久的互動模式」是影響人格養成和人際關係的關鍵!

 

5.每一個心理動力學觀點的家族治療取向,都同時提出兩個層次的了解和介入:

-個體:每位家庭成員的動機、幻想、潛意識衝突和壓抑的記憶

-人際關係:家庭互動&家庭動力的複雜世界

 

6.「互補失效」:是Ackerman 的基礎取向,發生在系統內的改變和成長受到限制之時,家庭成員會落入不同角色中(代罪羔羊、迫害者、療癒者),且會根據不同情境及階段改變自己的角色樣態

 

7.「代罪羔羊」:因為造成家庭不團結而被排擠和處罰,家中會發生一些角色的調整

 

8.客體關係理論:

-嬰兒期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係經驗,是成年人格形成之重要決定因素。依附母親的需求是發展自我的基礎,而自我則是創造出個人認同感的獨特心理組織。

 

9.客體關係理論-Klein:

-嬰兒天生或本能的組成,包含愛和恨的因素。因為嬰兒從出生開始的內在生活,就與幻想世界有關,他或她第一次的客體經驗(譬如:母親)就是透過幻想。嬰兒以先前的幻想為基礎,過濾現實生活中的經驗

 

10.客體關係理論-Fairbairn的母嬰理論

-兒童在生命的第一年,將母親的影像內化為好的客體(滿意和關愛的母親) 與壞的客體(無法接近和帶來挫折感的母親) ,並與這兩個分離的客體形成獨特的內化關係,多數的孩子在第二年能將兩個影像合而為一。

-如果沒有解決的話,分裂很可能會導致成年時不穩定的情緒,並且將人(或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)視為「全好的」(all good)或「全壞的」(all bad)。

策略取向家族治療考題整理

1.策略家族治療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取向,其治療焦點放在過程而非內容,而且是問題解決導向。 重視效率(治療期短)與技術的簡約(改變取向)

 

2.雙重束縛訊息: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發布命令,而命令包含兩種邏輯上相互牴觸或相反的訊息要求,因而產生矛盾。

 

3.所有溝通都在兩種層次上進行:第一層是表面或內容層次,第二層是後設溝通(非語言訊息),後設溝通用來檢視第一層的語言內涵。

 

4.對稱與互補關係:

1)關係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,是對稱的互動模式;行為的交流是對立的,是互補模式。

2)互補的溝通無可避免的發生在優勢者與弱勢者間,建立在不平等與巨大的差異上。

3)對稱高漲:一方的行動猶如螺旋般的影響對方的反應。關係平等的雙方,溝通時連續升高的競爭結果,為了辯護而辯護,使惡意加大。(爭論內容沒有意義,關注在權力爭奪)

 

5.

a.初級改變:在系統內部做改變,但不影響整個系統的結構,潛藏的基本互動系統仍然持續進行。

b.次級改變:徹底改變系統的基本結構與功能,治療師不僅只是協助家庭消除症狀,而是努力去幫助他們改變整體的互動模式。

 

6.使用指令策略家族治療學派其介入措施經常使用「指令」的形式,問題的形成與治療的目標越清楚,則指令越容易下達與執行。指令在策略家族治療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

 

7.矛盾介入為了切合問題狀況或因應當事人之需要,運用「矛盾介入」,使當事人處於進退兩難之處境,來切斷當事人之抗拒,最後違背「反向指令」而發生改變。這是一種以「症狀處方」的方法,去操縱一個人或家庭,使他們放棄功能不良的行為。

 

8.重新標籤:一種重新詮釋「問題行為」的技術,此做法背後的假設是:對某個「問題行為」給予新的意義,協助家庭成員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行為,使頑固行為獲得解決。

 

(C) 9.關於MRI短期家族治療中建議當事人「慢慢來」(限制技術)目的何者錯誤?

(A)為了促發更快的改變速度

(B)減輕案主想發現新的解決方法的急迫感

(C)確保整體速度夠緩慢,以增加諮商次數拉長時間,使案主覺得有獲得幫助

(D)為確保案主準備好進行改變,在改變發生時可更加穩固

 

(A)10.下列那個家庭治療取向擅長使用矛盾指令進行介入?
(A)策略取向
(B)經驗取向
(C)結構取向
(D)阿德勒取向

 

 

焦點解決與合作取向治療

 

1.「如果有天你醒來時發生奇蹟,你的問題解決了,情形會有什麼不同?這時候你會做什麼?」:請問這句話採用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中的哪個問句?(B)

 

(A)例外問句  (B)奇蹟問句  (C)外化問句  (D)目標問句

 

2.請問量尺問句的主要使用目的是甚麼?(複選)(A、B、C)

 

(A)具體化案主描述的內容

 

(B)提升動機或鼓勵打氣,讓案主發現改變是持續且可預期的

 

(C)瞭解案主對問題的主觀評估

 

(D)重新定義問題

 

3.Anderson的合作取向不具有下列哪個特徵?(B)

 

(A)強調語言與溝通在治療關係中扮演的角色

 

(B)治療師視自己為「知識者」、案主是「學習者」

 

(C)在共享的過程裡,同時會改變治療師和案主的觀點

 

(D)不強調技術,而是強調態度的哲學立場

 

4.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不具有下列哪個特徵?(C)

 

(A)認為案主抗拒的原因是治療師的詮釋或介入方法不適當,而非抗拒改變

 

(B)治療焦點是透過對話鬆動案主一成不變的解釋,協助案主探索新的想法或新的意義,建構新觀點與新選擇

 

(C)關注行為,而非認知

 

(D)不專注於尋找問題的根源,而是尋找解決方法

 

5.下列何者不屬於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使用例外問句之目的?(A)

 

(A)建立關係

 

(B)讓案主也發現到他所忽略或遺忘的資源

 

(C)刺激案主用新觀點看相同之舊問題

 

(D)讓案主從注意問題的嚴重性轉而看到問題可以解決的可能性

 

6.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中會使用「一般化(normalize)」技巧,其目的為何?(B)

 

(A)增加當事人的自信心

 

(B)減低當事人的恐懼/擔心

 

(C)增加當事人對自我問題的認知

 

(D)減低當事人對諮商師的不信任

 

7.當案母表明與案父溝通出現困難,若治療師詢問:「有什麼時候你跟丈夫是可以和平溝通,不吵架的?」是屬於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何種技巧:(A)

 

(A)例外

 

(B)一般化

 

(C)因應

 

(D)讚美

 

8.對於後現代哲學所發展出來的諮商趨向,下列的描述何者為非?(D)

 

(A)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和敘說治療為代表之一

 

(B)個案是諮商的資源,個案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問題

 

(C)透過主觀的敘說,個案能發現自己的存在和賦能的能力。

 

(D)對於客觀的事實的了解和判斷非常重要

 

9.下列何者非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基本精神?(A)

 

(A)事出定有因

 

(B)從正向的方面出發

 

(C)不當的解決方法常是問題所在

 

(D)二人同心,其力斷金

 

10.下列何者較不可能是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開場引導?(C)

 

(A)你今天來是想改變甚麼

 

(B)你想要獲得甚麼

 

(C)你今天帶著什麼問題來找我

 

(D)你最想先解決的是甚麼

 

Blog posts

  • 97213529 郭益銘, อังคาร, 2 ธันวาคม 2008, 4:36PM
  • 97213529 郭益銘, จันทร์, 17 พฤศจิกายน 2008, 12:49AM

User interests

  • 107400037 宋韻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