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內容
帳號
密碼
登入
忘記帳號或密碼嗎?
NCNU Moodle 3.11
常用連結
我的儀表板
NCNU Moodle FAQ
Moodle 使用問題討論區
校務系統學生專用簡易版
95 ~ 104 學年度舊課程
Lambda 佈景主題 Demo 課程
Lambda 佈景主題使用文件
Moodle 3.6 Overview
Moodle 3.7 Overview
Moodle 3.7 Forum New Features
正體中文 (zh_tw)
简体中文 (zh_cn)
日本語 (ja)
正體中文 (zh_tw)
Bahasa Indonesia (id)
Bahasa Melayu (ms)
Deutsch (de)
English (en)
English (United States) (en_us)
Español - España (es_es)
Español - Internacional (es)
Français (fr)
Thai (th)
Vietnamese (vi)
한국어 (ko)
搜尋課程
送出
頁面路徑
首頁
/
►
課程
/
►
1132
/
►
1132-社工系
/
►
1132-039089 犯罪防治專題
/
►
[W2] 02月 23日 - 03月 1日
/
►
第二週短評
第二週短評
開始:
2025年 02月 21日(週五) 00:00
到期:
2025年 02月 22日(週六) 20:00
標記為完成
◄ 吳嫦娥、余漢儀 (2007)。變調的青春組曲:青少年加入成人幫派之探討。台大社工學刊,第15期,頁121-166。
跳至...
跳至...
教務系統課程大綱
課程討論區
公告
1132犯罪防治專題課綱
20250217犯罪議題與社會工作
犯罪防治專題分組名單與報告順序
20250217犯罪學理論導讀(一)
吳嫦娥、余漢儀 (2007)。變調的青春組曲:青少年加入成人幫派之探討。台大社工學刊,第15期,頁121-166。
第二週提問
20250303犯罪學理論導讀(二)
何明晃 (2014)。探訪一位因釋字第664號解釋意外獲釋於犯少年之生命經驗。青少年犯罪防治期刊,第6卷第2期,頁81-130。
第三週短評
第三週提問
20250310修復式正義
黃蘭媖(2013)。修復式正義-犯罪被害人保護及權益運動的新契機?。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,17,105-140。
第四週短評
第四週提問
20250317性別與暴力
Boyle, K. (2019). What’s in a name? Theorising the Inter-relationships of gender and violence. Feminism Theory, 20(1), 19-36.
葉德蘭. (2018). 防治基於性別的暴力:淺析CEDAW第35號一般性建議. 婦研縱橫(108), 44-53. doi:10.6256/fwgs.2018.108.44
第五週短評
第五週提問
20250327性侵害犯罪—理論&現象
Plummer, M., & Cossins, A. (2018). The Cycle of Abuse: When Victims Become Offenders. Trauma, Violence, & Abuse, 19(3), 286-304. doi: 10.1177/1524838016659487
陳若璋、施志鴻、林正修(2003),性侵害者犯案動機、歷程及路徑分析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,16(2):47-86。
第六週短評
第六週提問
20250407犯罪防治專題_性侵害犯罪—司法與證據
第八週短評
第八週提問
20250414性侵害犯罪—被害人服務
陳慧女、廖鳳池(2006),家庭內性侵害受害者之性受害經驗、適應症狀與諮商介入情形之分析。諮商輔導學報,14:102-139。
Burns, C. J., & Sinko, L. (2021). Restorative Justice for Survivors of Sexual Violence Experienced in Adulthood: A Scoping Review. Trauma, Violence, & Abuse, 0(0), 15248380211029408.
第九週短評與提問
第九週提問
20250421數位性別暴力
Henry, N., Flynn, A., & Powell, A. (2020). Technology-Facilitated Domestic and Sexual Violence: A Review. Violence Against Women, 26(15-16), 1828-185
王珮玲, 陳怡青, & 方念萱. (2023). 數位性別暴力盛行率研究初探. 臺大社會工作學刊, 47.
陳怡青, 方念萱, & 王珮玲. (2023). 數位/網路性別暴力類型之研究.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, 36(3), 261-292.
第十週短評
第十週提問
20250428影像性暴力—犯罪現象
方念萱. (2019). 無人加害、純粹活該?女性數位性私密影像如何成為厭女的報復式色情?. In 王曉丹 (Ed.), 這是愛女,也是厭女-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? (pp. 57-72). 新北市: 大家出版.
李奇紘(2021)。男同志的網路交友文化及其潛在的數位性暴力. 性別平等教育期刊, 93, 31-37。
第十一週短評
第十一週提問
20250505影像性暴力—科技與傳媒的影響
余貞誼 (2019)。我說你是你就是-PTT「母豬教」中的厭女與性別挑釁。王曉丹 (主編),這是愛女,也是厭女-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? 頁29-55。大家出版。
第十二週短評
第十二週提問
20250512影像性暴力—理論分析
第十三週短評
第十三週提問
20250519影像性暴力—兒少性剝削
廖美蓮(2020). 網路性誘拐—兒少影像性剝削實務挑戰. 當代社會工作學刊, 11, 35-80.
第十四週短評
第十四週提問
20250526專題報影像性暴力—社工的挑戰
McGlynn, C., Johnson, K., Rackley, E., Henry, N., Gavey, N., Flynn, A., & Powell, A. (2021). ‘It’s Torture for the Soul’: The Harms of Image-Based Sexual Abuse. Social & Legal Studies, 30(4), 541-562.
杜瑛秋, & 鄭筱舢. (2020). 看見「失言」的被害人-數位性暴力被害人處境、需求及介入服務. Paper presented at the 『以專業建立支持與安全的環境-保護服務實務研究與創新服務』研討會, 國立台北大學.
第十五週短評
第十五週提問
20250602專題報告與討論
期末專題報告
第二週提問 ►
返回